千年唐琴放清音

——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



相传大唐开元年间的某一天,在遥远的西南蜀地,“琴神”雷威在北风呼呼的漫雪天,酒兴大起,用浊酒把自己灌了一通后,当酒意正酣时跑到了峨眉山的深山老林。此时狂风震树,他听着树被风吹动而发出的声音,发觉有些树被风吹得发出了绵延悠扬的回声,于是就选定了这些树材,旋即取来造琴。借由这位有着“琴神”美誉的制琴高手的一双巧手,一件完美的作品诞生了。开元二年,雷威在这件作品的腹部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这一刻,他也许不会想到,这张琴的琴音在之后1300多年的岁月中回响在数十代文人高士的耳畔;在近1300年后的今天,依然能被人抚摩弹奏。

2008年的年底,时年68岁的琴家成公亮应邀来到了浙江省博物馆,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录制一张古琴曲的CD。当他来到录音棚里的时候,看到面前的琴造型古朴而浑厚,琴面漆灰虽有剥落但断纹历历,他马上意识到这将是他40多年演奏生涯中最不同寻常的一次演奏。

在场的还有著名琴家丁承运和姚公白。几位琴人一同来到这张琴前,不时地低声交流,不时温柔地抚摸着这张琴,已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彩凤鸣岐副本_副本副本.png


因为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唐“彩凤鸣岐”七弦琴,制于大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由“琴神”雷威所制,是历代琴家苦苦追寻的绝品。


凤栖浙博,最佳归宿

“彩凤鸣岐”曾为清道光时定敏亲王载铨所收藏。八国联军入侵后,此琴流落民间,后为民国琴学泰斗、著名古琴学家杨宗稷重金收购。

“彩凤鸣岐”被公认是杨宗稷的至爱。此琴声音松透、音色全面,音柔韵长、圆润细腻,余音清晰,杨宗稷称之为“凤毛麟角矣”。1933年杨宗稷病逝。离世前,他将21张古琴售与当时的浙江政要徐桴。在1949年去台湾前,徐桴将14张古琴留在了自己的私人花园——镇海塔峙东岙“塔峙圃”。

3年后,徐桴所藏古琴就来到了镇海文化馆。据原镇海文化馆馆长王泰栋回忆,“土改结束以后,这批古琴就被农会、农民保护了下来。”让他记忆深刻的是,这14张古琴当时是由十几个农民用扁担挑到镇海文化馆的。那会儿,王泰栋才二十出头,“我对古琴也知之甚少”,但“从雕饰上依然能看出几分气派”。当时王泰栋认为“这绝不是一般的东西”,于是请示当时的县长沈宏康。沈提出,派专人送到省里博物馆去。1953年,镇海文化馆将包括“彩凤鸣岐”在内的14张古琴移交给了浙江博物馆(今名浙江省博物馆)。王泰栋曾笑言,自己离这张千年古琴最近时,“只有不足一米的距离。”多年后知道这些古琴的价值时,他感叹,“彩凤鸣岐”能在浙江博物馆细心保存,“也算是它最好的归宿了”


雅人四好,古琴为首

在古代中国,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棋(大多指围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称之为“琴棋书画”,是当时人们的修身四课。这琴棋书画以琴为首,说明琴在我国古代人民生活中所占地位并非一般。古代文人学士几乎无一不好琴者,从孔子到司马相如、蔡邕、嵇康、王维、李白、白居易等名人都是琴不离身的。甚至不善操琴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也写过不少咏琴诗。

以琴为首,不是一个偶然的排列,而是有着它的必然性。这主要是因为琴为音乐,而音乐在古代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音乐有着其它艺术所无可比拟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有着突出的社会功能——教化。这样的社会功能正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极力推崇的。

孔子非常看重音乐的社会功能,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把它看作是治国安邦的工具。由于孔子的提倡,礼乐成为人们修身养性的重要礼仪。而古琴是礼乐之首,这样,孔子的弟子们就把古琴普及到城镇的每家每户,家家户户都背诵古琴伴唱的“弦歌”,以此达到教化百姓的目的。


悠悠琴史,文化象征

其实琴很早就被发明了,传说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制造出了最早的古琴。这些说法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以借此看出古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古琴的历史几乎和中华文明一样悠久。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历来为文人阶层重视,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的文献,并与其他思想和艺术形式相互渗透,交相辉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311月,中国的古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中国古代漫长、悠久的历史文化经年累月地沉积在古琴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象征物上,使之成为永恒的经典。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厘米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琴面拱起象征着天圆,而琴底平直象征着地方;琴面上镶嵌的十三个徽位,其中的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这些设计处处体现着古代中国的宇宙观。同时,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间的和谐。

古琴的造型都十分优美。“彩凤鸣岐”琴在古琴样式中属于落霞式。落霞式显著的造型特点是在琴的两侧呈对称的波状曲线。对于这样的造型设计,通常我们认为是古代文人观赏晚霞之丰富变化,突发灵感,并以此为参照而创造的琴形。看着落霞式古琴那圆转起伏的线条,不正是云霞那奇异的形态带给人们的无限遐想吗?难怪古有诗云:“落霞乍续断,晚浪时回复。”


极致工艺,凤飞九天

“彩凤鸣岐”制作时非常讲究,先用粗麻布包裹住琴胎,然后涂上了一层鹿角灰,最后才髹上大漆,这样的制作可以使得琴音更加松透、悠扬。而有的古琴为了节约制作成本,会使用瓦灰或者是牛角灰等代替鹿角灰,这是以牺牲音质为代价的。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彩凤鸣岐”在制作上的不惜工本。从琴面漆灰剥落处看,这层鹿角漆灰还比较厚呢。

“彩凤鸣岐”的龙池凤沼为长方形。


图3_副本副本_副本.png


龙池上方有“彩凤鸣岐”琴名,另有杨宗稷的三段鉴藏赞美铭文围绕龙池四周。龙池腹腔内有正楷“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题刻。题刻里提到的雷威就是文章开头的故事里提到的“琴神”,是唐代著名的古琴制作家。隋文帝时,皇子杨秀被封为蜀王,杨秀爱琴,曾“造琴千面,散在人间”。由于这位蜀王的喜爱和提倡,蜀地制琴名匠辈出。至唐代,古琴制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蜀地是制琴的主要基地,很多有钱有势的人家大规模地制琴,而最为著名的就是四川雷氏。雷氏所制的琴被尊称为“雷琴”、“雷氏琴”。《清秘藏》卷下《叙斫琴名手》就载:“斫琴名手,汉蔡邕,后隋则赵耶利,唐则雷霄、雷盛、雷威、雷珏、雷文、雷迅……望皆其选也。”可见这把“彩凤鸣岐”不凡的出身。


凤凰于飞,和鸣铿锵


_DSC0066_副本.jpg


如今“彩凤鸣岐”常年陈列在浙江省博物馆“非凡的心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中国古琴”展厅中,在展厅最宽敞和醒目的位置接受着世人的“顶礼膜拜”。


图4-1_副本副本.png

图4-3_副本副本_副本.png


有趣的是在“彩凤鸣岐”的对面还同时陈列着一张名为“来凰”的唐琴(图4)。“来凰”与“彩凤鸣岐”有很多相似的经历,同样来自于杨宗稷的收藏,同样和“彩凤鸣岐”一起栖息到了浙博,更重要的是同样是唐代雷氏制作的名琴。


图2(1).jpg


不同的是“来凰”在琴的式样上采用了最常见的仲尼式。


展厅内的“彩凤鸣岐”与“来凰”_副本.jpg


两张唐琴一张名“凤”一张名“凰”,是杨宗稷一生最爱的两张古琴,双宿双飞地来到浙博,一起在2008年由成公亮、丁承运和姚公白弹奏并录制了CD《凤凰和鸣》,并一同在20101119日浙江音乐厅举行的“凤凰和鸣——浙江省博物馆馆藏唐代雷琴演奏会”上作为演奏乐器成为当晚的主角。这是中国博物馆界首次将馆藏珍贵古琴用于现场音乐演奏,开创了馆藏古琴作为演奏乐器的先河,成就了一段佳话。

每每在静夜聆听《凤凰和鸣》,感觉大师手下荡漾出的琴声总能撩动人的心弦,激荡人的回忆。那“琴神”制琴、乱世得琴、时百抚琴、百姓献琴等一幕幕场景浮现眼前,当然更有今时今日的“凤凰和鸣”,让人唏嘘感叹,正如歌声中唱到的:

旧梦依稀,往事迷离,春花秋月里。

君来有声,君去无语,翻云覆雨里。

虽两情相惜,两心相怡,得来复失去。

有诗待和,有歌待应,有心待相系。

望长相思,望长相守,却空留琴与笛。

以情相悦,以心相许,以身相偎依。

看命运嘲弄,造化游戏。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远去无痕迹。

听梧桐细雨,瑟瑟其叶,随风摇记忆。

浙江省博物馆宣教部乐骏

我要小额赞助,鼓励发布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