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 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正是文明互鉴及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
近年来, 随着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三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以及多学科交叉研究力度的增强,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精彩纷呈。 本展览以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8世纪为时间范围, 以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为空间范围, 以文物为主体,以地点为单元,以历史为线索,展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 从理论到实践全面系统集中地揭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和促进现代科技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第一单元 草原丝路——丝路发端

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中原与欧亚草原之间就存在着密切的文化交流。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证明从中亚的七河地区经新疆的天山到中国内地的直接通道,这说明在战国晚期天山已经成为连接关中地区与哈萨克斯坦草原的通道,它改变了新疆原来作为东西文化影响的接受者的格局而真正成为了东西交通的通道,这是丝绸之路的雏形,在中西交通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单元 秦皇汉武——丝路开启

秦汉时期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史料记载中的丝绸之路虽始于西汉,但秦朝时期民间的对外交流就已极其频繁,加上政治权利集中,当时全国乃至世界最为先进的技术以及最珍贵的宝物都集中在都城咸阳。汉朝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原地区与西域乃至欧亚的沟通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物质与文化交流更为充分。

第三单元 都城西陲——丝路繁荣

盛唐时期是封建社会发展的繁荣阶段,这个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对外交流都达到了空前的鼎盛。此单元拟通过长安城李倕墓、敦煌莫高窟第320窟复制洞窟,以反映唐时期科技与艺术文化发展的繁荣。

第四单元 格物致知

先秦经典《礼记·大学》中载:“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从古至今,学者们都强调要研究事物,需透过现象推究事物表象背后的信息与原理。
  此单元拟通过金属、硅酸盐、纸张、纺织品、动植物等类文物,从科技研究与保护的角度,深入揭示古代技术起源、传播与交流,充分说明丝绸之路在文明互鉴及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贡献,同时展示近年来科技保护与研究在文物保护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与取得的成果。

【展品欣赏 / Appreciation】

  • 哈萨克斯坦萨尔马特女祭司墓

  • 哈萨克斯坦伊塞克金人墓

  • 马家塬M16-2马车(复原)

  • 真彩秦俑(复原品)

【全景看展 / Panorama】

技术支持:杭州银美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