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类的知识和记忆大约有80%是通过眼睛获取的。随着人类社会分工精细化、系统化、智能化,眼睛具有了生物与社会的双重属性。由此,用以保护眼睛、矫正视力、美化仪容的眼镜应运而生。

大约公元一世纪左右,以天然水晶为原料的单片光学透镜——放大镜在中国产生。至迟在十三世纪的意大利,以玻璃为原料的双片现代光学眼镜成功面世。随后,通过贸易与文化交流传入中国。清至民国,为社会各阶层接受并普及。

小小眼镜,蕴涵着大千世界。自诞生以来,它便是贵族出席公众场合的时尚装饰,文人墨客的书香伴读,运动员精准射击的重要工具,更是我们观察世界感悟生活的窗口。请跟随我们穿越时空,一道走进眼镜的世界,听听眼镜昨天、今天与明天的故事。

第一单元 凝聚晶华开镜像

版面1_副本.jpg

公元一世纪,中国出现了可放大物体的单片镶圈水晶透镜。历经千年,这种透镜具备了点火、辅助阅读等功能。相传马可波罗曾将之带到了欧洲。受其启发,在十三世纪左右,以玻璃为原材料的现代双片眼镜在意大利诞生。元明时期,西洋眼镜传入中国,清代逐渐普及。至清中期,已如清代刘廷玑《在园杂志》中所描述,“上下、贵贱、男女无不可用”。

1514869650454025562.png

第二单元 镜里境外说眼镜

版面2_副本.jpg

十八世纪以后,随着工业大发展和社会大繁荣的时代来临,西洋眼镜从贵族生活走向千家万户。人们多样性的需求促进了眼镜在材质、纹饰、佩戴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从这些形制各异的眼镜之中,我们看到时代留下的烙印,也看到东西方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文化差异。

720.jpg

第三单元 阅世鉴物乾坤大

版面3_副本.jpg

眼镜,自诞生以来,便成为人们阅世鉴物的重要工具。透过眼镜,人们阅读近在咫尺的文字,观赏自然风物与人文民俗,完成高精度的科学操作,创造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纵观中国历史,不少诗人曾用诗词咏唱过它,画家曾用绘画作品描摹过它。在他们的笔下,眼镜不仅是伟人成就创举的重要辅助,更是普罗大众护眼明目的福音。

1234.png

第四单元 与时俱进万象新

版面4_副本.jpg

眼镜的发展历久弥新。镜片、镜架、镜盒的材质与纹饰,均与人文风俗的演变、科学技术的进步趋同,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眼镜文化。时至今日,眼镜的功能进一步发展,它的原理应用于科学仪器的设计、制造,它为我们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巨大市场,又时刻告诫我们:眼睛是心灵之窗,保护眼睛是我们一生的命题。

151453147911108933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