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19:《明代西器东传探研》

20.《明代西器东传探研》_副本.jpg

谢贵安《明代西器东传探研》,《兰州大学学报》,200601

本文对明代西器东传的途径、种类作了归纳,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西洋奇器如火炮、自鸣钟、眼镜、望远镜、三棱镜、自鸣琴、西洋布等作了重点缕述,认为西器东传是西学东渐的媒介和先导,对明代士大夫的视野和文化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指出西器在明朝传播受到限制的原因,除了西器自身的缺陷外,还有明朝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影响。

    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用玻璃按光学原理制作的眼镜,是欧洲人于公元1250年(南宋理综淳祐十年)发明的,宋元之交传入中国。至明代,关于眼镜的记载越来越多,传入地从西域转至西洋,价格则由昂贵变得低贱。

此时的眼镜仍多来自西域。不过,西域眼镜“出自海中”的“西海”可能就是大西洋,是“虏人”(西域的中亚人)“得而制之以遗中国”的。

与此同时,眼镜越来越多地从海上传入中国,来源地是葡萄牙及其占领的满剌加(今马六甲)等西洋地区。

万历年间,这种“古无其制的”眼镜,在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已有人仿制了。……随着眼镜的大量仿制,眼镜的价值也从极为昂贵变得颇为便宜。

可见,最便宜的还是山东米汁烧料制成的国产货。此时,眼镜较前更为普遍,不仅见于记载,而且还入于画中。明人所绘《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便有一位戴眼镜的老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