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17:《明清之际西方光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孙云球<镜史>研究》

18.《明清之际西方光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孙云球 镜史 研究》.jpg

孙承晟《明清之际西方光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孙云球<镜史>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03期

由于文献的限制,西方光学知识在明清之际的影响一直难以厘清。综合新发现的《镜史》一书及其他相关材料,对孙云球的生平及交游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指出《镜史》为国人撰写的第一部光学著作,其中很多内容来源于汤若望的《远镜说》。孙云球在吸取西方光学知识的基础上,以水晶为材料磨制成各种光学器具,对后来的民间制镜业产生重要的影响。此外,李渔的小说《十二楼》中关于各种光学器具的记载完全来自于《镜史》,对孙氏所制各种光学器具的推广起到不小的作用。

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眼镜自元明时期从西方传入中国,初称叆霴(或僾逮、优逮等),后在郎瑛的《七修类稿续稿》中始有眼镜之名。由于时人未能仿制,眼镜往往成为奇珍异品被人收藏。对眼镜的仿制出现于明末,但最成功者当属清初的孙云球。他采用水晶磨制成各种透镜,对中国的制镜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迄今为止未见薄珏著作传世,且学界一向认为孙云球的《镜史》一书已佚,因此对于他们的研究仅凭有限的材料进行推测,很难得出信服的结论。笔者据最近在上海图书馆新发现的《镜史》一书,辅以其他相关文献,希冀对孙云球的生平、交游、学养有更进一步的探讨,以期深入理解西学传入与中国光学器具研制之间的关系。

孙云球,字文玉,又字泗滨,吴江人,大约生于1650年,卒于1681年以后。其父名志儒,字大若,又字茂叔,崇祯癸未(1643年)进士,曾任莆田知县、漳州知府。母董如兰,字逸隽,号慕园,吴县人,懂诗书。孙云球自幼得母亲亲授经史,十三岁为县学生,后两次乡试未果,遂淡于功名。明清鼎革之后,一家从福建返归故里,开私塾。其父故去之后,孙云球偕母寓居苏州虎丘,以卖药为生。

他对光学几何之法尤有研究,在苏州用水晶磨制各种镜子,其中以眼镜(远视镜、近视镜、童光镜)和望远镜影响最大。他的光学知识主要来源于西方传教士……

其所制眼镜则“扩为七十二种,量人年岁、目力广隘,随目配镜,不爽毫发。”

由于孙云球制镜技艺高超,当时很多人都不惜重金前来购置眼镜。

《镜史》一卷(见附录),题“孙云球编辑,文康裔较阅”,康熙二十年(1681年)序刻本。正文共14叶,半叶8行,行20字,四周双边,无鱼尾,版心上题“镜史”,板框14.2cm×9.2cm。卷首有张若羲“孙文玉眼镜法序”、母舅董德其“《镜史》弁言”(1680年)、诸昇“《镜史》小引”、吴奇生“《镜史》赠言”,卷末有元舅董德华“《镜史》跋”(1681年)、文康“读《镜史》书后”(1680年)。

该书正文甚为简略,约1300余字,共分为昏眼镜、近视镜、童光镜、远镜、火镜、端容镜、焚香镜、摄光镜、夕阳镜、显微镜、万花镜11部分,每一部分对相应的镜种有言简意赅的解释,并配有相应的版画,制作非常精美(图1)。而其他如鸳镜、半镜、多面镜、幻容镜、察微镜、观象镜、佐砲镜、放光镜、一线天、一线光诸镜种种,由于人们不常用,或仅供戏玩,故均未列载。

夕阳镜:即墨镜,用茶晶或墨色的水晶做成。

实际上,孙云球分别磨制了24种昏眼镜、24种近视镜、24种童光镜,共72种,此外,尚有远镜、火镜、端容镜、焚香镜、摄光镜、显微镜等多种,并非总共72种镜。

孙云球配制眼镜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随目配镜”,目前尚无资料说明是如何做到的。但如上所述,他应该是分别磨制好24种度数的老花镜、近视镜和童光镜,让顾客自试,看哪一种最合适便为之配制该种眼镜。这其实就是现在所谓的主觉验光。

然而该书却极为简略,更像是一本介绍各类镜子的手册,其中并未透露什么制作方法与技巧。由于当时这些光学器具已经成为商品,因此极可能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孙云球撰写此书只是向一般人推广其制作的各种镜子,而非着眼于光学知识的传播。

孙云球的制镜术对之后的光学仪器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州因他而成为全国的制镜中心。民国时期,上海已经大部分采用从德国、美国舶来的玻璃镜片制造眼镜,但吴县仍主要以传统的水晶磨镜,其制作程序则分为:“(甲)水晶作:(一)车片、(二)磨光;(乙)钉铜作:(一)制造小件,(二)装成镜架;(丙)眼镜店:(一)配合成件,(二)装潢。”由此亦可大致想象清初制作眼镜的情形。这种手工制作水晶眼镜的工艺至今在江苏东海等地还有所保留,但大多只是作为工艺品,价格十分昂贵。

古人其实很早就能用水晶磨制各种镜片(包括取火透镜、放大镜、装饰用的水晶球等),隋唐时期西方的玻璃取火透镜也大量传入中国。但与西方不同,中国古代并没有发展出关于透镜的屈光学知识,这是元明时期未能仿制眼镜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