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14:《中国眼镜及眼镜文化发展概况初探》

14.《中国眼镜及眼镜文化发展概况初探》.jpg

赵孟江《中国眼镜及眼镜文化发展概况初探》,《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2年03期

    对我国从黄帝时期至民国的眼镜及眼镜文化的发展作了一次粗线条的勾勒,尽管可能尚有不够完善精确之处,但作为一家之言,毕竟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并对我国眼镜及眼镜文化发展的探求与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现予刊发,希望有识之士共关注同探讨。

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眼镜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

    原始传说阶段(黄帝时期一西汉):此阶段主要是镜片状原始水晶石片及平光遮阳或养目镜片(有载:水晶石火镜已出现)。眼镜石(水晶)从洪荒中走来,那是个茹毛饮血的时代人类的先民们在河滩上、岩洞中、石壁上无意中发现了一颗颗、一簇簇晶莹透亮的石头,透过它能看见物体,引起无限遐想,发现了可用来磨制镜片的天然材料—水晶石。这是眼镜起源的启蒙时期及物质基础。传说约在公元前2600多年,我国黄帝用透镜来遮阳、观察星星。又据孔子记载,中国人用水晶石和其它透明矿物做眼镜治疗眼疾(炎症)。据《考古纪原》载:陕西扶风周原60号墓发掘出土阳隧(铜凹镜),据此证明中国人早在公元前一千年已经掌握了光的直射、折射理论并运用于制镜取火。公元前五世纪,中国古代哲学家、科学家墨翟在《墨子》中翔实地论述了光为直线照射并有反射特性的理论,为我国单片光学眼镜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单片镜阶段(东汉一北宋):中国汉代,社会经济及文化有了极大的发展。造纸术的发明,佛教的传入,士人录写大量经传师说,字小难辨,需要一种助目工具。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广陵王刘荆墓金圈嵌水晶石放大镜的出土,就是实证。该镜直径为1.3厘米,镶嵌于联珠花纹金圈中,全重2.3克,放大物体4-5倍。形体、选材、工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皆属罕见。此镜证明,我国东汉就能加工磨制水晶石凸透镜片。隋代太医博士巢元方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10年)主持撰写了《诸病源候论》论述了“目不能远视”,近视眼疾及治疗方法为校正视力医学理论做出了贡献。进入唐代我国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经济、文化、艺术、佛教等空前发展,医学、光学等科技亦趋成熟。大量书籍、经文的出现为眼镜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圆形装圈柄放大眼镜可能就出现在这时期。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论述了几何光学、透镜成像理论,进一步奠定了我国光学理论的基础。而这一切都为双片眼镜的出现创造了理论及物质条件。

双片镜阶段(南宋—明):人们经历了一千多年对单片镜的使用,觉得很不方便,经反复实践,进而产生了双片眼镜。双片眼镜经历了从双片拱梁联结到梁框联结从手持式到线绳挂耳式从无额托到有额托等发展阶段。宋朝赵希鹊所撰《同天清录》记:“老人不辨细书用媛魂掩目则明”明张靖《方州杂录》说:“所得宣庙赐物如钱大小开云母而质甚溥以金镶轮,纽之合则为一歧则为二才人目皆不辨细书张此物于双目,字大加倍。”明末清初赵翼著《咳余丛考》33卷有眼镜一则说刘澜暇日记:“史沉断狱取水精数十种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犊故暗者以水精承目照之则见。”《曾广尚友录》记:史流是眉山人曾举进士。刘澜暇日记写于宋理宗时(1240)。据此推测史流所用的是磨制成的十几种单片水晶凸镜片(不同度数的镜片)而且可能是用两手执片,双目对光。元代意大利旅游家马可·波罗于1271年至1292年在京城大都等地看到中国人戴有眼镜。这时的眼镜很可能是双片有梁框加额托线绳挂耳式眼镜。

双片直腿阶段(明、清):人们在双片无腿眼镜的使用中感到线绳挂耳有额托眼镜既不美观又不方便。聪明的工匠们便在双框两侧装上两条直腿,双片直腿眼镜继而诞生。工匠用铜做眼镜的梁、框和腿,卡在额头两侧。眼镜的发展产生了一次飞跃。明嘉靖(1522-1566)郎瑛《七修类稿》云:“闻贵人有眼镜老年观书小字毕见诚世宝也。”明末清初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首创随目对镜的验光方法把放大镜扩大为72种镜法运用凸凹镜屈光原理按照人们年龄和不同视力研制出老花、少花、远视、近视等各种镜片并发明出“牵陀车”磨制镜片,创制远镜、水镜、端容镜、焚香镜、摄光镜、夕阳镜、显微镜、万花镜等著《镜史》行世。为我国眼镜及光学仪器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清嘉庆年间苏州另一位著名的眼镜技师诸三山继承和发扬了孙云球的制镜技术兴起了苏州眼镜制造业。从而使苏州成为全国闻名的眼镜产地,使我国制镜业得到极大发展。

双片曲腿阶段(清、民国):双片直腿眼镜使用起来容易滑落取戴不便于是我国的制镜技师们创造了双片曲腿眼镜。双片曲腿眼镜很可能是孙云球发明的,到清嘉庆年间金银丝”一字梁”双片软曲腿眼镜就已经产生。最早的双片曲腿眼镜是铜一字梁圆形或椭圆形镜框两条铜丝曲腿,相继又发展到双片翻梁鼻架式曲腿眼镜双片有鼻托双曲腿眼镜等。至此眼镜已经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