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12:《玻璃·眼镜考及其它》

12.《玻璃·眼镜考及其它》.jpg

朱晟《玻璃·眼镜考及其它》,《中国科技史料》,198302

根据考古出土资料及历史文献资料,对我国古代玻璃的成分、玻璃技艺的来源、玻璃的应用、名称的来源等进行了探讨。在玻璃的应用中,探讨了眼镜的起源。

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玻璃为我国固有,又由欧洲传入。

虽然,自汉代起,就不断有质量较高的欧洲玻璃输入,但是欧洲的玻璃技艺,明朝以前并没有系统地直接地介绍过来。据文献记载,自制的传统玻璃仍然用铅,进展迟缓,成本较高。铅玻璃这一传统一直持续到18~19世纪,没有大的突破,因为我国重视陶瓷器,适用和艺术价值更高。

明清的玻璃制品,有些被保存到现代,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大部分是宫庭用的艺术品。

我国现代的新兴玻璃工业,大部分是在进入20世纪后从西方传来的,并不是在固有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近来出土有凸透镜。比如扬州邗江甘泉山东汉墓中有一圆形水晶凸镜,镶嵌在指环形金圈中,比凸透镜还有将细小东西放大四五倍的作用,只不过它不是玻璃制品。

在西方,公元以前的希腊和罗马人已经制用透镜,并有水晶制的凸透镜出土。

1790年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赵翼《陔徐丛考》卷33有“眼镜”一条,赵翼写道:

古未有眼镜,至明(朝)始有之……名曰叆叇。此物在前明极为贵重,或颁自内府,或钩之贾胡,非有力者不能得,今则遍天下矣。盖本来自外洋,皆玻璃所制。后广东人仿其式,以水精制成,乃更出其上也。(宋朝)刘跂《暇日记》:“宋朝人”史沆断狱,取水精十数种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牍故暗者,以水晶承目,照之则见”。是宋时已知水晶能照物,但未知作镜耳。

现在看来,这一段史料是可信的。可以认为,眼镜并不是中国人发明的!

自此以后,以中国发明眼镜为题的报导虽然不少,但是其中重要的是英藉旅华验光师雷库森(Rakusen)在1936年所发表的长篇著作,和1952年聂崇侯的论文。他们的主要根据为:

(1)公元前2世纪汉初《淮南子·泰族训》:“欲知远近而不能,教之以金目则射快”。

(2)宋朝刘跂《暇日记》:“史沉……以水晶承目,照之则见。”

(3)1240年前不久的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

(4)据杜克一埃尔德(Duke-Elder)的《眼科丛书》:“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于1260年在北京,看到元朝官吏有戴眼镜的。”

    与上述4件中国资料比较,在西方,一般认为眼镜是意大利人阿马蒂(S.d.Armati )于1285年发明的,是老人用的凸透镜。至于凹透镜,欧洲是迟到15世纪前半期才出现的,以上都在中国之后,这就是中国人发明眼镜的证据。

聂崇侯1958年提出的见解也是不能使人信服的,因为他所根据的原文并没有提出史沆所用的是凸水晶片。即或是凸片,也不能认为就是能矫正视力的眼镜。

此外,史沆以外的3件史抖,经过探讨,同样地也应当加以否定。如《淮南子》的“金目”,就不能理解为能矫正“远”视和“近”视的眼镜。关于1260年马可波罗提到眼镜的事,国内译本上找不到。在英国,李约瑟和有关专家研究后,也认为不可靠。而且马可波罗本来是在1271年,1260年时他不在中国。

如果在宋代赵希鹄的《洞天清禄集》中真有“叆叇”一段,那确实可以作为中国人发明眼镜的证据,因为明清间的许多史料,都称眼镜为“叆叇”。这是我国所固有的名词,本是“云盛”之意,后来泛指眼镜。但是,遍查了《唐宋丛书》、《美术丛书》及《说郛》中的《洞天清禄集》和《格致丛书》中的《洞天清禄》,都没有“叆叇”这一段。方不同,中国古代并没有发展出关于透镜的屈光学知识,这是元明时期未能仿制眼镜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