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04:《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

4.《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jpg

纪仲庆《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文物》1981年11期

邗江县甘泉镇位于扬州西北郊约十二公里。在镇的北偏西约三公里的地方,有两座东西相对的大型汉墓,当地人称之为“双山”。1975年南京博物院配合取土工程,清理了西边的一号墓,并发表了发掘简报。1980年春,又清理了东边的二号墓。此文为二号墓的发掘清理报告。

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嵌水晶泡金圈  一件。直径1.3厘米,全重2.3克(图版叁:9)。

玻璃、琉璃

玻璃器现只余三个残片。原为平底钵、盆之类的器皿。玻璃片为紫黑色和乳白色相间的透明体,其花纹似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玻璃熔成乳胶状,然后搅拌而成。器物用模铸法制作,外壁有模印的辐射形凸棱为饰。此玻璃器皿,与中国传统的玻璃(琉璃)器,由较大的区别(图二一)。据中国硅酸盐学会程朱海同志采用激光光谱和光谱分析,其化学成分见表1。

从以上三表中,可以看出甘泉二号墓的玻璃片与古罗马玻璃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均属于Na2O-CaO-SiO2系统,即钠钙玻璃系统。而汉茂陵陪葬冢的玻璃璧,属典型的我国传统的铅钡玻璃,与甘泉玻璃的成分相去较远。由此可见,甘泉二号墓的玻璃器可能是当时从国外输入的。

根据出土器物的精致程度,我们认为可能就是刘荆本人的墓葬。

1972年和1973年在南京象山和南京大学北园两座东晋早期墓中,都出土了玻璃杯。认为是当时由国外传入的。这次甘泉二号汉墓发现的三片玻璃片,在器形风格上、纹饰上和质地上均与中国传统的玻璃(琉璃)不同,而与近代玻璃近似。根据激光光谱和光谱分析,此玻璃属Na2O-CaO-SiO2系统,与国外的钠钙玻璃相同,从而证明此玻璃器皿可能是从国外输入的。玻璃古亦称琉璃或瑠璃。据《汉书·地理志》和《盐铁论·力据》记载,大约从西汉中期开始,西方的玻璃即作为珍贵的商品或贡品传入我国。甘泉二号墓的玻璃片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西方传入的玻璃实物,比南京两座东晋墓的玻璃杯要提早了三百年左右。